【世界人口日】教你如何科學備孕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在全球關注人口趨勢、倡導健康福祉的背景下,優生優育無疑是實現人口長期均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
每一個健康新生命的到來,都承載著家庭的希望,也關系著社會的未來。
為了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也為了准媽媽孕期更順利,科學備孕至關重要。這份全面的備孕指南,助你做好充分准備!
一、孕前檢查:優生優育第一步
孕前檢查是科學備孕的第一步,它能幫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及時幹預,降低孕期風險,保障母嬰安全。
1. 女性孕前體檢項目:
· 病史詢問、體格檢查
· 血常規、尿常規
· 血型檢查(ABO和Rh)
· 肝功能、腎功能、甲狀腺功能
· 空腹血糖
· 乙肝兩對半、梅毒血清學試驗、艾滋病病毒(HIV)抗體檢測
· TORCH 篩查(優生四項,即檢測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的感染)
· 陰道分泌物檢查
· 婦科超聲檢查等。
廣東、廣西、海南、湖南等地區可能還要篩查地中海貧血。
2. 男性孕前體檢項目
主要包括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血型檢查、肝功能、腎功能、乙肝、梅毒、艾滋病等。
精液常規檢查作為自選項目,可以評估男性的精子密度、活力、形態等,發現少精症、弱精症、畸形精子症、無精症等情況。
注意,檢查前需禁欲(停止性生活)3-7天,,間隔時間過長或者過短都可能影響結果。
3. 重要提示
為了提高備孕婦女的健康水平,北京市為常住人口提供每胎一次的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除了以上這些檢查項目,醫生也會根據夫妻雙方的具體情況,針對性地安排其他檢查。
一旦發現影響懷孕或胎兒健康的疾病,務必遵醫囑進行治療或調整,待病情穩定或治愈後再開始試孕。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既往已經生育過寶寶,不管是打算生二胎還是三胎,備孕前也一定要進行孕前檢查。
二、養成好孕習慣:提升受孕概率與胚胎質量
備孕期間,調整生活方式是備孕夫婦的“必修課”。
1. 科學膳食,營養先行
·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或《備孕婦女平衡膳食寶塔》,保證食物多樣化,攝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穀物、優質蛋白(魚禽蛋瘦肉、豆類)、奶制品。
· 孕前至少提前3個月開始每天補充 400微克葉酸,可使葉酸濃度達到有效預防子代神經管畸形發生的水平。
· 懷孕後繼續每日補充葉酸400微克,加上食物攝入約200微克,總量約600微克可滿足孕期所需。
· 貧血女性需調整飲食,增加紅肉、肝髒、血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鐵的食物攝入。貧血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
2. 運動與睡眠
· 規律運動:每天進行至少30分鍾的中等強度運動。
注:什么是中等強度?運動時心跳呼吸加快,但仍能正常說話(如快走、慢跑、遊泳、孕期瑜伽/普拉提等)。
· 監測體重: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5-23.9 kg/m²的健康范圍內。過胖或過瘦都可能影響激素水平和受孕能力。
· 充足休息:保證每天7-8小時規律且高質量的睡眠。
· 減壓調適: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釋放壓力。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可能幹擾排卵和受孕。
3. 口腔衛生
孕前務必進行口腔檢查,處理好齲齒、牙周炎等口腔問題。孕期激素變化易導致口腔問題加重,且孕期治療受限,提前解決可避免被動。
4. 規避健康風險
· 戒煙戒酒:煙草和酒精對精子和卵子質量有明確損害,增加流產、畸形風險,夫妻雙方都應嚴格戒除。
· 遠離有害物質:避免接觸放射線、農藥、重金屬、有毒化學物質(如苯、甲醛)等環境汙染物。
· 謹慎用藥:備孕期間任何藥物(包括非處方藥、保健品)都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告知醫生你的備孕計劃。
科學備孕,是送給未來寶寶的第一份珍貴禮物。做好充分的身體准備和知識儲備,不僅能增加好“孕”氣,更能為孕期安全和寶寶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如果夫妻雙方積極備孕(保持規律性生活且未避孕),卻一年仍未懷孕,就應該及時就診進行檢查了。35歲以上的女性超過6個月未懷孕應積極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