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痛經背後竟是子宮腺肌症?微創手術治療擺脫痛苦
湖南的陸女士(47歲)被痛經困擾多年,一直默默忍耐。但最近4個月,情況突然變得非常嚴重:經期出血量大得像“決堤”,每次持續十多天,讓她虛弱不堪,甚至出現頭暈、心慌。
一次B超檢查查出了令人震驚的真相——她的子宮竟然增大到了正常大小的近3倍!醫生診斷她患上了子宮腺肌症合並腺肌瘤。更危險的是,她的血紅蛋白(血色素)只有57g/L(不到正常值一半),屬於重度貧血,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專家為陸女士緊急進行了微創手術(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雙側輸卵管切除術)。當病變的子宮被取出時,連醫生們都感到驚訝——它重達850克(正常子宮約50-70克)!
術後的病理檢查最終確認是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瘤並存。
康複後的陸女士感慨萬分:“這個‘沉重的負擔’幾乎把我壓垮了!真該早點重視身體發出的那些異常信號啊!”
子宮腺肌症
子宮內膜細胞“入侵”子宮肌層紮根,周期性出血卻無法排出,形成肌層病灶。腺肌瘤則是病灶局域化聚集成團。多次人流、剖宮產、慢性炎症是主要推手。
典型症狀
1.進行性加重的痛經:疼痛隨時間推移愈發劇烈,常需強效止痛藥。
2.月經異常:經量顯著增多(如陸女士)、經期延長,易致貧血。
3.子宮增大:腺肌症導致子宮均勻增大、質硬;腺肌瘤則表現為局限性凸起。
4.不孕風險:眾多複查因素可能影響胚胎著床環境。
科學治療子宮腺肌症
對付子宮腺肌症,醫生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子宮大小、患者年齡和生育需求,選擇不同的“武器”:
藥物治療(首選)
常用武器: 曼月樂環(一種能緩慢釋放藥物的宮內節育器,適合子宮不太大的患者)、打針藥(如亮丙瑞林,能縮小子宮)、口服孕激素藥等。
關鍵作用: 控制疼痛,減少月經量。
特別提醒: 像陸女士那樣嚴重貧血,必須先緊急處理:補鐵劑 + 輸血救命。
介入治療(保子宮選擇)
常用方法: 子宮動脈栓塞術 (UAE)。簡單說,就是堵住給病灶供血的血管,“餓死”病變組織。
適合誰: 比較年輕、還想生孩子的患者。
手術治療(根治手段)
最徹底方法: 切除子宮。這是根治手段,尤其推薦給:
子宮非常大(比懷孕3個月還大)。
吃藥、放環等方法都沒效果。
沒有生育要求了(比如已經完成生育)。
健康小提醒
數據表明,約20%-35%的育齡女性受子宮腺肌症困擾,其中多數因“習慣性痛經”延誤診治。重視異常信號,早診早治,是守護生育力與生活質量的關鍵防線。子宮腺肌症雖不易根治,但科學管理能顯著提升生活質量。從藥物控制到精准手術,現代醫學提供了多元選擇。沉重不是宿命,痛苦不必沉默!請相信,擺脫痛苦、重獲健康的生活,觸手可及。
若您出現以下情況,請務必及時就醫:
1.痛經逐年加重,影響生活。
2.月經量突然增多或經期延長。
3.非經期下腹墜脹、性交疼痛。
4.長期備孕失敗伴上述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