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是什麼病?深圳醫院子宮內膜炎治療方案!
子宮內膜是子宮腔內的“內壁”,是胚胎著床生長的“土壤”。它隨著女性月經周期變化而周期性生長和脫落。一旦子宮內膜出現炎症,不僅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還可能影響受孕和胎兒發育。
什么是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炎是指子宮內膜因病原體感染或其他因素引發的一系列炎症反應。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
急性子宮內膜炎是指內膜感染持續時間不超過30天的炎症,慢性子宮內膜炎則是指持續時間較長的子宮內膜炎症。
相關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炎在育齡期女性中的發生率約為15%,其中慢性子宮內膜炎更為常見。在不孕群體中,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發生率可達2.8%-56.8%。
子宮內膜為什么會發炎
急性子宮內膜炎多由位於子宮頸和陰道的細菌、衣原體等病原體上行感染所致。
產後、流產後,子宮內膜存在較大創面,細菌極易入侵。此外,宮腔內手術操作術後、經期不注意衛生及不潔性生活等,都可能引發感染,導致急性炎症。
慢性子宮內膜炎多由急性子宮內膜炎治療不徹底發展而來,或因長期存在的輸卵管炎、盆腔炎蔓延所致,還可能是由宮內節育器長期刺激、子宮腔內有殘留胎盤組織等引起。
目前認為,它不僅由局部微生物感染引起,還有更複雜的發病機制,包括激素異常、感染、纖維化以及自身免疫異常等因素。
子宮內膜炎的警示信號
急性子宮內膜炎
症狀往往較為明顯、急驟。可能出現:
▶ 下腹部劇烈疼痛;
▶ 高熱、寒戰、乏力等全身症狀;
▶ 白帶增多,質地黏稠,顏色發黃,甚至有血絲和臭味;
▶ 月經周期及月經量改變。
慢性子宮內膜炎
症狀不明顯,多數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的不典型症狀。包括:
▶ 下腹部墜脹、隱痛;
▶ 白帶增多,月經紊亂;
▶ 不孕、反複胚胎著床失敗;
▶ 習慣性流產、早產。
子宮內膜炎怎么查出來
醫生通常會通過婦科檢查、白帶常規和血常規等檢查,初步判斷感染的類型和炎症程度。
超聲檢查也是常用方法,可以觀察子宮內膜是否增厚、有無積液或其他異常。
如果上述檢查無法明確病因,可能會采用宮腔鏡檢查。宮腔鏡可以直接進入子宮內部,像“實地考察”一樣清晰地觀察子宮內膜的具體情況,並能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精准地找出病因。
在急性子宮內膜炎時,病理檢查可以看到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子宮內膜,甚至形成膿腫。
CD138陽性細胞
診斷慢性子宮內膜炎關鍵在於確認子宮內膜間質是否存在漿細胞浸潤。為此,醫生會對取下的組織進行免疫組化染色。通過使用不同的漿細胞標志物(如CD38、CD138、MUM-1等)進行染色,可以准確判讀是否有漿細胞存在。在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樣本中,可以看到一個個標志物陽性的漿細胞。
子宮內膜炎的治療
1. 藥物治療。以經驗性使用口服抗生素為主。對於病情嚴重的急性患者,應住院靜脈滴注抗生素治療,常用藥物組合為頭孢曲松鈉聯合甲硝唑。慢性子宮內膜炎首選多西環素。
2. 物理治療。可配合熱敷、紅外線照射等方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3. 手術治療。若存在宮腔積膿,需積極治療原發病,及時手術宮腔引流,術後配合抗生素鞏固治療。
4. 免疫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可配合免疫學治療,如使用地塞米松、地屈孕酮等。
5. 中醫治療。有條件時,可結合中醫藥辨證論治進行輔助治療。
子宮內膜炎的預防
1. 注意隱私部位清潔。經期要勤換衛生巾,性生活前後要清洗。
2. 沒有生育計劃時,一定要采取避孕措施。多次流產、刮宮對子宮內膜傷害很大,容易引發子宮內膜炎。
3. 定期體檢。每年至少進行1次婦科檢查,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溫馨提醒:子宮內膜炎可防可治,女性朋友們要關注自身健康。定期婦科檢查,保持積極樂觀心態,一旦出現異常症狀,及時就醫。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更好地守護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