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女性注意!子宮內膜太薄難著床,如何自然增厚?
月經量少,是內膜太薄導致的?內膜薄,懷孕後容易流產嗎?要不要治療?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子宮內膜的那些事
什么是薄型子宮內膜
正常的子宮內膜受卵巢性激素調控,其厚度、形態、代謝及生殖內分泌功能呈周期性變化。目前我們認為子宮內膜厚度為8-12mm比較適合受孕。臨床上越來越多的患者因既往宮腔操作史、宮腔粘連病史等,導致子宮內膜厚度低於能夠獲得妊娠的厚度(排卵期子宮內膜厚度≤7mm),這種情況就稱為薄型子宮內膜(thin endometrium)。
導致內膜薄的原因
1.全身因素: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子宮內膜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減少,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生長;內分泌因素,黃體功能不全、孕激素、雌激素分泌不足等,可影響子宮內膜正常生長,造成子宮內膜薄。
2.醫源性損傷:人工流產、清宮手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等宮腔操作本身可能損傷子宮內膜,導致子宮內膜變薄。
3.藥物性損傷:避孕藥、克羅米芬、醋酸甲羥孕酮等藥物的使用會使內膜“變薄”,停藥後可以恢複。
4.原發性:無明顯誘因及病變,目前具體機理尚未明確。
內膜薄的危害
1. 月經失調:表現為月經量少,甚至點滴即淨。
2. 導致不孕不育:如果子宮內膜太薄,受精卵很難著床,從而會導致不孕不育的發生。
3. 流產:女性即使懷孕也容易發生流產。
內膜薄該如何治療
臨床上一般從以下幾個方案進行對症治療、綜合調理:
• 由於年齡較大,導致月經量較少,從而導致子宮內膜過薄,通常采取補充生長激素來進行調理。生長激素可以調節子宮內膜的細胞增殖和分化,對改善子宮內膜厚度有一定作用;
• 由於激素低從而造成子宮內膜薄的女性需要大量雌激素幹預治療,通常通過口服、陰道放藥;
• 若是由於黃體功能不足,而導致子宮內膜過薄,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補充激素;
• 由於內膜粘連及損傷導致子宮內膜過薄,一般情況下,可進行宮腹腔鏡下的冷器械處理;
• 還有一些治療如阿司匹林改善子宮內膜血流、子宮內膜搔刮術、宮腔灌注,都是可選方案;
• 另外,一些中藥具有補腎養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子宮內膜的生長和修複。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法
1、均衡飲食
增加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攝入,如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2、適度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子宮內膜的生長有一定的幫助。但要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
3、心情放松
緊張、心慌、血管收縮,子宮營養供應就會不足,內膜生長受抑制。那怎么辦呢?學會釋放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和焦慮。
4、好好睡覺
晚上11點前入睡,保證7-8小時睡眠,早上起來感覺精力充沛,沒有疲憊的感覺。
我們認為,子宮內膜是影響懷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強壯的胚胎仍然可能獲得著床和生長的機會,我們可以一邊“治療”,一邊試孕和助孕,等待種子發芽成長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