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還在忍?當心子宮內膜異位症!
痛經,是許多女性每個月都要面對的“戰役”。這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不適,更是對意志力的考驗。
然而,對一部分女性而言,痛經背後可能隱藏著更為複雜的健康問題——子宮內膜“離家出走”。
01痛經兩年多,“小問題”竟成大毛病
今年29歲的小美(化名)從兩年前開始痛經,起初她以為這只是女性必經的“小麻煩”,靠幾片止痛藥就能勉強撐過。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痛經不僅愈演愈烈,還伴隨出現排尿不暢的狀況……
繁忙的工作讓她無暇顧及這份隱痛,直到最近兩個月,止痛藥已無法緩解痛經,排尿困難更是頻繁出現,甚至在非月經期也會感覺排尿費勁,這才讓她意識到這絕不是“忍忍就能過去”的小問題。
帶著不安,小美來到了深圳怡康婦產醫院婦科就診!
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小美患有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不僅有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且盆腔深部浸潤的內異症病灶已導致左側輸尿管受壓梗阻積水,腎功能也因此出現異常。而後者就是內異症中的王炸——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症(DIE)。
這一診斷結果,對於未婚未育的小美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面對複雜的病情,在與外科、內科、麻醉科進行多學科討論後,為小美施行了腹腔鏡手術,分別切除了雙側卵巢巧囊,以及束縛捆綁輸尿管的內異症病灶。術後,小美的排尿難題得到緩解,腎功能也逐漸恢複。
本以為只是普通的痛經,怎么會這么嚴重?困擾小美的DIE又是“何方神聖”?
02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背後的隱形BOSS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被覆在子宮腔內的內膜組織“跑路”(異位)到子宮以外的部位生長,並引起身體相應的不適症狀。
這內膜可是哪都敢去——鼻腔、腸道、肺部,甚至是剖宮產、會陰側切的刀口裏都有生長的可能。
長在不同的部位,症狀也會有相應不同。其中最常見,為人熟知的,是卵巢上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形成的囊腫,因囊內粘稠的陳舊積血非常類似巧克力,被形象地稱為巧克力囊腫。
像小美這種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症(DIE),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特殊類型,指病灶浸潤深度≥5mm,其病灶深入盆腔組織,包括宮骶韌帶、直腸子宮陷凹、陰道穹隆、陰道直腸隔,甚至侵犯到腸、輸尿管等器官,導致嚴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礙。
與原發性痛經(無盆腔病變引起的痛經)不同,DIE引起的痛經往往更為劇烈且難以緩解,同時可能伴隨性交痛、排便痛及慢性盆腔痛等症狀,當病灶侵犯腸、輸尿管等器官可導致器官梗阻或功能障礙。
據統計,全球約有10%的育齡期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其中,接受慢性盆腔痛評估的青春期和成年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患病率高達71~87%,不孕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患病率高達50%!
但由於部分女性對自身不適症狀的一味忍耐或不重視,內異症普遍存在診斷延遲的情況,不少患者也因此延誤治療,導致病情惡化。
03關愛自己,從重視痛經開始
痛經,不應再是女性默默承受的“秘密”。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進行長期規范管理。面對痛經,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當痛經逐漸加重,或伴有排尿、排便異常時,更應高度警惕,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通過專業的檢查我們可以盡早發現問題,為後續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人,我們都應該學會傾聽身體的信號,及時關注並應對那些看似平常卻可能隱藏危機的不適症狀。
記住,女性健康不容忽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是對抗疾病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