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辦!年紀輕輕就閉經了?!
#青春期月經異常#
“16歲還沒來月經,是發育晚還是身體在報警?”
你身邊是不是有這樣的女孩——明明已經進入了青春期,身材發育了,卻遲遲等不來月經“初潮”?又或者,月經來過幾次後突然“失蹤”了?
這可不是簡單的“晚一點”問題,而可能是青春期閉經在敲警鍾!
這不僅困擾著青春期少女的心,也讓很多家長愁緒萬千: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個容易被忽略的“青春隱患”……
進入青春期的標志
在我們女性一生當中,進入青春期,有個起始的標志性事件,那就是月經初潮的來臨。月經初潮意味著女性青春期的開始。
進入青春期的時間跟遺傳、經濟水平、營養狀況、地理環境等各種生理和病理因素有關,年齡范圍大概是11~16歲之間。
早於7.5歲出現乳房發育或10歲前出現月經初潮,叫做性早熟,如果超過14歲乳房沒有發育,或乳房發育了但超過16歲月經還沒有來潮,我們稱為青春期延遲。
無論是性早熟還是青春期延遲都可能對孩子未來的身高、體重、骨骼發育、內分泌代謝、不孕、乳腺疾病、子宮內膜病變、心理行為異常等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所以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進行診治。
什么是閉經?
一般情況下,月經應該月月如期而至,但這位“大姨媽”偶爾會鬧點小情緒,導致月經紊亂、月經異常,甚至會玩起消失,導致女性閉經。
閉經有很多種類型,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其中生理性閉經在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後都會發生。
臨床上常常是因為病理性閉經來就診,病理性閉經按照既往有無月經來潮又分為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原發性閉經是指年齡超過16歲、第二性征(乳房及外生殖器等)已發育、月經還未來潮,或者年齡超過14歲尚無第二性征發育者。繼發性閉經是指正常月經建立後月經停止6個月或者按照自身原有月經周期計算停止3個周期以上者。
需要提醒的是,停經時間達不到上述標准的有可能是月經稀發,千萬別把偶然的一次停經當作閉經!
為什么會發生閉經呢?嚴重嗎?閉經之後會自己恢複嗎?會有後遺症嗎?
別急,“大姨媽”消失的煩惱,今天幫你搞清楚!
為啥會閉經?
月經由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層層把控,構成了一個相互聯系、暢通有序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著月經,支配著月經來潮。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月經紊亂,甚至閉經。
閉經的常見病因有:
懷孕:
任何閉經及月經紊亂都應首先排除妊娠。處於育齡的女性,如果發現月經延遲10日或以上,首先要考慮懷孕的問題。
精神因素:
主要包括突然或長期的精神壓抑、緊張、焦慮、過度勞累、情感變化等,均可能引起神經內分泌障礙從而導致閉經。
生活方式改變:
體重過輕或肥胖、體重驟減或驟增,嚴重的神經性厭食症、減肥過度節食、營養不良、過度鍛煉,環境改變、極寒天氣等,均會幹擾體內激素的正常水平和功能,從而導致閉經。
藥物因素:
長期口服避孕藥或注射甲羥孕酮避孕針,服用抗精神病藥、抗腫瘤藥、抗抑鬱藥、降壓藥、抗過敏藥、中草藥等,一般停藥後3-6個月,月經多能自然恢複。
疾病因素:
無論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閉經,均可由下丘腦性、垂體性、卵巢性、子宮性、下生殖道等疾病因素導致。
(一)原發性閉經常因遺傳學因素或先天性發育缺陷引起,約30%伴有生殖道異常。
(二)繼發性閉經:
(1)下丘腦性閉經:最常見,以功能性原因為主。包括精神性應激、體重下降和神經性厭食、運動性閉經、基因缺陷性閉經、藥物性閉經、下丘腦腫瘤、顱咽管瘤、頭部損傷等。
(2)垂體性閉經:腺垂體器質性病變或功能失調可影響促性腺的分泌。包括垂體梗死(如席漢氏綜合征)、垂體腫瘤、空蝶鞍綜合征、先天垂體Gn缺乏症。
(3)卵巢性閉經: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低下,子宮內膜不發生周期性變化而導致閉經。包括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絕經、先天性性腺發育不全、酶缺陷型、卵巢抵抗綜合征、卵巢功能性腫瘤、特納綜合征等。
(4)子宮性閉經:子宮內膜損傷、瘢痕和粘連,對卵巢激素不能產生正常的反應閉經。包括Asherman綜合征、人工流產或刮宮損傷子宮內膜導致宮腔黏連、各種感染、宮頸錐切術所致宮頸黏連、狹窄、手術切除子宮或放療破壞子宮內膜、米勒管發育不全綜合征等。
(5)下生殖道發育異常性閉經:包括子宮頸粘連閉鎖、陰道橫膈、陰道閉鎖及處女膜閉鎖等,阻礙月經的正常流出。
(6)其他內分泌疾病:常見的有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雄激素增高的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腫瘤、高泌乳素血症等。
閉經有哪些危害?
雖然閉經暫時不會對女性構成生命威脅,但危害有很多:
長期的雌激素水平過低,不僅會讓更年期症狀提早出現,還會引發骨質疏松等相關疾病;孕激素不足,子宮內膜不能按時脫落,會增加子宮內膜病變、子宮內膜癌的患病風險;雄激素過高,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也會接踵而至。
此外,一些炎症和腫瘤也都是健康隱患。
所以對待閉經不能掉以輕心,應該積極治療,提高生命質量。
閉經如何治療?
閉經的治療關鍵是要明確閉經的原因,找到原因,也就明確了閉經的類型,然後再針對病因和個體化的需求進行治療。
病因治療:
閉經治療前應首先需要明確病因,部分患者在去除病因後月經可恢複。首先,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運動、作息、情緒等,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同時,由於引起閉經的疾病種類繁多,每種疾病的特有症狀不盡相同,患者除了閉經症狀外,還可能會伴有溢乳、痤瘡、多毛、脫發、嗅覺喪失、肥胖、營養不良、潮熱、出汗等多種症狀,應根據病因及症狀綜合治療。
激素補充療法:
激素水平過低是導致閉經的常見原因之一。此類患者需要補充雌激素與孕激素,這不僅能維持女性特征與生理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女性的生活質量。年輕女性一般都希望月經能月月如期到來,雌、孕激素周期療法是不錯的選擇。臨床醫生會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制訂個性化方案,具體藥物的應用要聽從專業醫生的評估建議指導。
排卵治療:
閉經會導致不孕,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評估生育能力和風險。除了發育異常導致的閉經外,有卵泡的閉經患者可以通過促進排卵達到懷孕的目的。常用藥物刺激卵泡發育、誘導排卵而受孕,具體治療方案因人而異。若誘發排卵後未成功妊娠,或合並輸卵管不孕因素或男方不育因素的患者可采用輔助生殖技術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
中藥、中成藥、針灸、耳穴等中醫中藥治療。
手術治療:
子宮內膜損傷、盆腔炎症、垂體瘤等導致的閉經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通過腹腔鏡手術解決輸卵管與盆腔的粘連問題等。
物理治療:
如子宮內膜損傷的患者,除了手術解除宮腔粘連等方式外,宮腔粘連松解術後、人流後、刮宮後都可進行盆底電刺激療法進行子宮內膜修複治療,對預防及解除閉經、輔助受孕,療效還是比較理想的。